在北京多个受灾地区,国企职工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
【防灾救灾一线见闻】救灾一线的国企担当
连日来,北京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密云、延庆、怀柔、平谷等地受到严重影响,数百个村受灾,数万名群众被转移安置。广大国有企业职工闻讯而动,成为此次救灾行动中的重要力量。
连续作战96小时
“这真不是事儿。”7月31日,记者的镜头对准北京建工养护集团三公路处监控中心郭成良脚下“受伤”的鞋,他却红了脸:“我自己都没注意到。”
在怀柔区京漠线出京与兴阳线的交叉口,54岁的郭成良冒雨逆行,进入危险区,只为获得第一手信息。浑浊的河水卷着泥沙,水下的碎石和淤泥像暗藏的陷阱,他带领团队成员边摸索边艰难前行,每一步都需格外用力,才能把脚从淤泥砾石中拔出来。
琉璃庙镇多条道路坍塌,交通瘫痪,群众出行和救援物资运输受到极大阻碍。北京建工集团迅速响应,紧急组织力量投入道路抢修工作中。
北京建工国建集团副总经理刘强站在被洪水冲毁的道路旁对着对讲机大声说道:“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打通抢险救援通道,调集最强力量不间断作业!” 随后,百余名施工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大型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在山谷回荡。
在一处道路断点,施工人员李明浑身沾满泥土。他和工友们正齐心协力搬运石块,填补被洪水冲垮的路基。“早1分钟打通道路,受灾群众就能早1分钟得到救援!”李明说。
“目前,抢险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突击队已连续作战96小时。” 北京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军告诉记者。
多线作战守护平安
此次救灾行动中,北京城建集团旗下多个项目团队奔赴抢险救援一线。
7月28日20时,北京城建建筑部雁栖小镇B项目接到怀柔区防汛救灾指挥部指令,要求用最快时间保通琉璃庙镇孙胡沟村3.5公里道路。项目经理李逢军连夜部署,紧急集结35人和30台机械设备前往灾区。
到达现场后,眼前的景象让大家倒吸一口凉气:道路被冲得七零八落,到处是塌方和积水。李逢军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勘查,制订抢修方案:“一组负责清理塌方的土石,一组负责排水,一组负责修复路基,大家抓紧时间,一刻都不能耽误!”
项目副书记郭帅站在齐腰深的积水中,奋力清理堵塞排水管道的杂物。长时间浸泡让他的双腿麻木,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只要能尽快让道路恢复畅通,这算不了什么。”
7月29日凌晨,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贾金路至圣莲山景区入口处的连接道路严重受损,群众滞留景区。正在房山河道提升工程现场施工的北京城建亚泰集团职工,迅速成立应急抢险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经过数小时作业,下午4时许,道路恢复人车通行。
北京城建华晟公司也全力投入G234国道琉璃庙镇至梁根村30多公里生命通道的抢修工作中。公司成立应急抢险指挥部,集结起百人的攻坚队伍,以4支青年突击队为先锋骨干,同步从怀柔及周边区域紧急调集70多台(套)机械设备。
截至目前,琉璃庙至梁根35处道路断点的抢修工作顺利完成。
点亮希望之光
在此次强降雨中,密云、延庆、怀柔等地的电力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迅速行动,安排325支抢修队伍2597人在全市分区驻扎,在重点受灾地区,布防主配网抢修力量864人,部署205台发电车、358台发电机开展紧急供电,坚持“先复电、后抢修”,按照“水退、人进、电通”的原则,争分夺秒为灾区点亮希望之光。
在延庆区珍珠泉乡,国网北京延庆供电公司的抢修人员李华和他的同事们接到任务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到达一处电力故障点后,他们发现电线杆被洪水冲倒,电线散落一地。李华迅速检查线路受损情况。经过几个小时抢修,当地部分区域的供电终于恢复。
当看到村里的灯光重新亮起,李华和同事们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7月28日下午,在北京市怀柔区琉璃庙小学集中安置点,铲车正忙碌地清理满地淤泥。到这里巡查应急发电车运行情况时,国网北京怀柔供电公司琉璃庙供电所所长马宝辉又接到了新任务。
“清淤需要临时挪一下发电车,清完这个区域再开回来。”正在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琉璃庙镇副镇长李君说。“我马上安排人员配合。”马宝辉立刻回应。
李君介绍,暴雨过后,琉璃庙小学白天作为临时转运点,安置从周边村庄转移来的群众,晚上则提供给应急救援队伍使用,每天要承担300多人的安置任务。
国网北京怀柔供电公司7月26日晚接到琉璃庙镇的应急需求后,连夜抽调发电车,27日白天优先接通了集中安置点的应急电源。
截至7月31日8时,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职工已通过应急抢修或接入应急电源等方式,为受灾地区171个村庄恢复了供电。
更多热点速报、权威资讯、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
作者:赖志凯
配资网络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